第(2/3)页 现在在KTV里面,张楚掏出手机跟耳机,将音量开到最大才能将好友们的鬼哭狼嚎压过去,他想要听听这首歌给自己的感觉到底如何。 悠扬的旋律将他在嘈杂的环境中安静下来,仿佛一个人孤零零的迷失在又冷又冻的森林深处! 孤独虚无,充满了死亡气息。 在整部《挪威的森林》里面,有五个人自杀了,他们都是在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选择放弃生命。 这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分不开,丰富的物质世界中,年轻人不再面临困难,彼此之间难以交流,几乎与世隔绝。 上世纪的日.本经历着思想文化大变化,反战、民权、爱与和平是当时青年文化的主题,而那时候的年轻人同时也悲观、绝望、自暴自弃。 张楚觉得现在中国社会其实跟当初的日.本已经有了相似之处,或许自己在研究一下之后可以开始构思了。 “里面那些关于xing的描写好像有点多,我发这本书该不会被认为是小皇文作者吧?” 对中国人来说,xing这个词语难登大雅之堂,被无形的道德伦理压制着,在《挪威的森林》里面不少地方都有描写。 张楚这本小说如果大范围发行的话,青少年们肯定会激动得不行,但那些家长跟学校的老师们恐怕就要把他视为洪水猛兽了! 其实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社会中,人们迷失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,一切都成为商品符号,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又厌恶物质生活,他们自甘堕落,饮酒纵预,xing成了他们释放苦闷、排遣抑郁的出口,只有肉体的温度才能证明自己和世界的真实存在。 xing在小说里面还有着纽带作品,它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无世界的纽带。 如果真想要将这本书拿出来,那么张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。 对于很多人来说,外国作家可以这么写,但中国作家不能写;成名的中年作家可以写,年轻作家不能写;传统作家可以写,网络作家不能写。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