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人生离合,亦复如斯-《莫若相逢于江湖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大书店,大报馆

    久居东京的王光逖兄请我在山王饭店吃饭,长谈了半日,谈到东京的华侨、中国香港的朋友,也谈了许多国家大事和自己的感慨,很是投机,大感快慰。后来,我请他带我去买些日文的围棋书。他陪我到新宿区的一家书店去。一进书店之门,不由得吓了我一大跳,原来那是一座九层楼的大建筑物,规模比香港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都要大。永安、先施没那么大,连卡佛、大丸也没那么大。可是这座大建筑物只是一家书店,里面挤满了顾客。我们乘着自动电梯一层层地上去,什么字典部、地图部、小说部、科学部看得眼也花了。

    报纸规模的庞大,也使我这个“小巫”印象非常深刻。《朝日新闻》日报日销四百二十万份,晚报日销二百八十万份。我到《朝日新闻》报馆中去参观,见到数十架印报机中印出来的报纸,由数十条传送带同时传送到打包房去,实是生平所见到的壮观之一。《朝日新闻》《每日》《读卖》三大报各有自己的飞机队用以采访新闻,只此一端,可以想见其余。

    日本、德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工业的发展,是战后经济上的三大奇迹。三个各有各不同的条件,但有两个要点是共通的:第一,尽量自由,最少的限制;第二,极少军备负担。

    我们在东京时曾和日本全国收入最多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共餐。他是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(制造乐声牌无线电器)的董事长,后来邀请我们到他在京都附近的一个半导体电子管工厂去参观。他出身是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,结果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电器制造工厂。我们问到他的创业秘诀时,他说的是“组织”和“创造性”。但我想,如果没有一个合宜的大环境,他的才能也是发挥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在从京都回到东京的特别快车(那是全世界最快的高速火车)中,我和日本新闻协会的国际课长笠置正明先生坐在一起。他向我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南京的故事。他是德国留学生,当时在德国驻汪伪政权的使馆中做翻译。

    大战结束后,所有在南京的日本男人都被集中起来看管。他一直在德国使馆中工作,没做过什么直接损害中国的事,所以受到的待遇还算好,但心中总是十分害怕。不久管理当局放了他出来。

    他回到自己的居所去,他养的狗扑上来欢迎他……(火车太快,而他又说得太详细,故事没讲完就到了东京。直到一年多之后,我们在英国重逢,他才在到苏格兰的途中说完了这故事。)他发觉屋中已住了一位中国将军。那本来是中国人的房屋,他不敢进去,也不敢带了狗走,可是又不舍得。忽然走出一个中国年轻女子,是那位将军的太太,问明情由之后去告诉了将军。那将军准许他进去,拨了一间房间给他。将军姓李,是军医署的高级医官。李将军夫妇待他很好,完全没把他当是侵略了中国的敌人看待。不久他又患了痢疾,病势很重,幸亏得李将军亲自医治,救了他的性命。

    他说完了这故事后,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,但对于这段往事中所包含的宽厚仁义之情,他内心的深深感激,在语气、神情和目光中,在他对我的亲切中,充分流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原载于《明报月刊》一九六六年第一期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