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我大明如今近七千万人口,又岂会少的了人才?” 李青痛心疾首道:“可再好的人才,没有机会,也是白瞎啊!” 接着,继续刚才的话题:“而到了唐,更是文武上升通道全开,风气之开放,冠古绝今,所以才有盛唐之名。”李青认真道,“皇上,若将大明牢牢禁锢,不思变,咱大明如何能达到汉唐的高度?” 巴拉巴拉…… 朱元璋沉默了,他没有反驳,也无法反驳。 若非实在过活不下去,他的孙子朱允炆,这会儿估计正在给刘德的孙子放牛呢。 元朝害的他家破人亡,却也成就了他。 老朱自己出身微末,太能理解李青的意思了。 但…制度已经形成,又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? 已经有那么多既得利益者了,若强要改变,势必会引起大动荡。 想改制,就必须要有一个如他一般铁血手腕的皇帝,可他已经没那个时间了,孙子…… 怎么看,也不会是个铁血皇帝。 朱元璋心痛至极,心中悲呼:“咱若在建国之初,就得此人,那该多好啊!” 同时,他也万分懊悔,要是从一开始,就特别重用李青,未必就来不及更换制度,但如今…… 老朱满脸痛惜,内心哀叹:“咱自觉已经足够高估他了,没想到……还是低估了他; 老天若再给咱二十年,不,十五年就够了,唉……呀!” 朱元璋望着李青,就如望着一件稀世珍宝。 那眼神……弄得李青一身鸡皮疙瘩。 李青被老朱看的七上八下,暗道:“老朱不是最推崇汉高祖吗? 娘的,我好像也没说错话啊!” 见朱元璋脸色越来越难看,李青连忙拍马屁,“臣言语不当,汉高祖不如皇上。” 顿了一下,又补了一句:“远甚!” 朱元璋根本没听进去,他现在又悔又恨,总算是体会到,‘我生君未生,君生我已老’的遗憾了。 老朱满心悲愤:娘的,晚了呀! 李青见他如此,心里愈发忐忑,暗骂:“我日,老朱你这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? 不就是说你定的制度有问题吗? 娘的,我还有好多没说呢,你这就顶不住啦? 咱可不兴急眼啊!” 第(3/3)页